
方中山胡辣汤拥有麻、辣、鲜、香的风味,不仅体现了河南胡辣汤深厚的乡土文化底蕴,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方家胡辣汤制作技艺”的世代传承者。据考证,胡辣汤历史悠久,有研究者认为可追溯至北宋末年的“醒酒汤”和“消食茶”,并在河南中东部地区广为流传。方氏家族原世代居于周口,后迁至郑州发展,其传承谱系有据可查,至少可追溯四代以上。民国初期,第一代传人方银生靠祖传胡辣汤制作技艺,在界牌街邮电局附近设摊谋生,1938年花园口黄河决堤后,周家口一带受灾严重,方家迁至西华县方庄,继续在周边集镇以经营胡辣汤为生。方银生之子方朝阳自幼随父亲摆摊设点,不仅掌握了胡辣汤制作技艺,还练就了精湛的厨艺。新中国成立后,方朝阳在西华县西夏镇经营回民饭店,1958年曾任三个村食堂的总司务长,后长期在国营饭店工作。1983年,方朝阳前往漯河设摊经营胡辣汤。1985年,第三代传人方中山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作胡辣汤。1991年,方中山携妻子姚提仙来到郑州,在南关街开设“方中山胡辣汤店”,夫妻二人同心协力,开启了创业之路。在经营过程中,他们根据当地老百姓的口味偏好和饮食习惯,不断改良调料配方和制作工艺,将原本的“香而微辣”风味逐步调整为“麻、辣、鲜、... [
详细介绍]